三国-第21集

收藏下载分享

类型:国产剧地区:内详年份:2010

导演:高希希

演员:罗晋 / 黄维德 / 沙溢 / 康凯 / 何润东 / 矢野浩二 / 吕晓禾 / 于荣光 / 李建新 / 陈好 / 赵柯 / 霍青 / 聂远 / 李依晓 / 林心如

故事精髓

东汉末年,朝纲混乱。内有董卓(吕晓禾 饰)巨奸权倾朝野,专横跋扈;外有黄巾军起义,撼动社稷。时有曹操(陈建斌 饰)韬光养晦,欲为国除害。逃出京城后,曹操与各地诸侯袁绍、刘备(于和伟 饰)、孙坚等二十路

网友热议

  • 来自网友【好多鱼】的评论提到曹操的扮演者,大家总是会想到鲍国安和于和伟,陈建斌总是被忽略的那一个。按理说陈建斌是一个有演技有情怀有作品的演员。他从中戏硕士毕业后就留校任教了,最早演话剧拿过金狮奖,后来演电视剧拿过金鹰奖和飞天奖,再后来演电影还当起了导演,在一届金马奖上连续拿到了最佳主角、最佳配角和最佳新人导演三项大奖,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2010年陈建斌在《新三国》中出演了曹操,当时陈建斌凭借《乔家大院》被大家熟知,处于事业上升期的他本想凭借这个角色跻身一线,没想到最后毁誉参半,后来他靠着出演《甄嬛传》才缓过气来。为何出演曹操成为了陈建斌的滑铁卢之战,和鲍国安相比,他的差距又在哪里呢?我们先单说陈建斌,他从出演这部剧开始就一直在犯错误。最开始导演找他时不是让他曹操,而是“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陈建斌说他不喜欢这个角色,就拒演了。后来《新三国》换了导演,陈建斌才顺利拿到了曹操这个角色。陈建斌没有透露最开始让他演的是哪个角色,但我们从他的外形判断,很可能就是董卓或是袁绍,对于一个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男演员演这样的反面人物自然是不讨喜的,陈建斌的拒演可以理解。但一个原本要演董卓袁绍的人去演了曹操,这个错位感让他一开始就失了先手。接着就是剧本的锅了,有94版《三国演义》的珠玉在前,10版《新三国》在编写剧本时避其锋芒,努力写成了现代人更容易理解的通俗剧。比如台词方面就很“现代”。董卓说:“迁都长安是百年大计”许攸说:“你们是来打仗还是来调情的?”潘凤说:“我的大斧已经饥渴难耐了。”这些台词听着很雷人,没有一点儿古味儿,这使得整部剧失去了深度。而在人物塑造上,本剧也是剑走偏锋。比如倪大红饰演的司马懿就被塑造成了一个天生的阴谋家,倪大红本来是老戏骨,但在这部剧里神神叨叨的,给人的观感极差,和老版三国里的司马懿扮演者魏宗万有着很大的差距。另一个被坑的就是陈建斌。94版《三国》里,鲍国安已经把曹操的奸雄诠释的淋漓尽致了,编剧就强行整出了一个“人性化”的曹操,把刘邦那一套地痞的作风套在了曹操身上,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现代版的另类曹操。易中天《品三国》里称曹操是“可爱的奸雄”,这部剧里为了诠释可爱,让曹操猥琐假笑,刘备跑了,他大呼小叫;见了赵云,他直呼“我爱死他了”,见了关羽,直接卖腐“云长不能走啊”,曹操的真性情成了随地大小便,这哪是一代枭雄,这简直就是一个地痞流氓。所以当这样的剧本写出来时,神仙来了也要演砸,陈建斌真有点不走运。最后就,陈建斌自己也有很大的问题。剧本再烂,作为一个老演员也是有能力演在水准之上的,可是陈建斌用力过猛。一个就是肢体语言太过丰富,时不时吹胡子瞪眼,上蹿下跳,没有演出曹操的城府。一个就是台词的问题,鲍国安老师的台词十分浑厚,很有磁性,辨识度很高,但陈建斌说台词,语调上没有起伏变化,没有做到抑扬顿挫,给人的感觉很平。他的断句也有很大问题,一顿一顿的,最明显的就是吟诵《短歌行》,本来是四字短语的诗,他愣是两个字两个字蹦着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一首霸气的诗让他读的磕磕绊绊,观众听着是真心难受啊。而且总体能感觉到陈建斌在饰演曹操时功课做得不足,举手投足间都是一种现代人的味道,没有那种老版曹操古朴的感觉。总之,不契合的角色、不严谨的剧本加上有瑕疵的表演,让陈建斌版的曹操备受诟病,而和鲍国安版的曹操,这种差距更加明显了,我们来看看鲍国安是怎么演曹操的。1990年央视开始筹备拍摄《三国演义》时,鲍国安就是曹操的第一人选,当时他无论是年龄还是气质都和曹操十分接近,而且鲍国安已经是剧组里最大的腕儿了。可是相比陈建斌的主动请缨,鲍国安却是如履薄冰,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害怕自己把曹操给演砸了。为了演好曹操,鲍国安甚至去街头做了问卷调查,当时曹操的形象在大众心中是模糊的,有戏曲舞台上白脸的奸诈曹操,有郭沫若话剧里的曹操,还有新编历史剧中的曹操,每个版本的曹操都不一样。最终他选择以京剧中的白脸曹操为蓝本进行创作,但他也提醒自己“学其源而不学其流”,京剧舞台上是夸张的表演,在演电视剧时就要进行写实的表演,切不可把曹操演成了花架子。他还写了很多创作手记和小论文来揣摩曹操的表演方法,他觉得自己要演出曹操机智多变、性格多变和生性多疑这“三多”,他深入研究后更是觉得,文学批评家毛宗岗称曹操是“自古奸雄第一奇人”,那么表演就不能简单的演出他的“奸”,更要演出他的“奇”。剧中曹操年龄的跨度是39岁到66岁,鲍国安就要求自己根据不同的年龄演出曹操不同的性格特点。在前几集的戏份中,他演的曹操是锋芒毕露,坦荡自负。到了“捉放曹”戏份后,曹操历经生死,喊出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从此一个枭雄成长起来了。当被朝廷封为镇东将军,率领青州兵讨伐黄巾军时,这时候他表露出来的是求贤若渴的一面。之后曹操父亲被杀,曹操一方面为父亲报仇,一方面也要借父亲之死去争夺利徐州,这里面有真情流露的部分,也有虚情假意,其中一句台词就充分说明了他的复杂性:“纵然不为先君报仇,徐州也是势在必得。”之后在荀彧的建议下,曹操抓住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机遇,鲍国安在“三让徐州”的戏份时,将曹操表面的反复无常和内心的淡定自若巧妙融合起来,观众是能看到角色的成长性的,鲍国安将这种表演称为是“立体战争”。当曹操掌控朝野后,一方面他礼贤下士,对刘备采取怀柔政策,尽显大家风范,一方面骨子里的“曹阿瞒”如同胎记一般烙印在心中,这种孩童般的狡黠在许田围猎、土山约三士、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败走华容道中都有体现,这也是他要演出来的。鲍国安制定了大致的表演框架后,在具体的表演上也是讲究一个精雕细琢。比如曹操的微笑就有好几种,年少时的不拘小节,志得意满;中年时的踌躇满志、乐观傲慢;老年时的高深莫测和诡诈都通过一个微笑来体现不同的内涵。比如曹操和关羽的关系处理,从“温酒斩华雄”时的赏识,到赠送赤兔马时的敬仰,再到“千里走单骑”时的过分容忍,曹操的内心也是不断起伏变化的,最后看似对关羽过于纵容,但把这个过程演出来,呈献给观众的不合理也变得顺理成章,其背后都是有一种抢了的占有欲做主导的。比如煮酒论英雄这场重头戏,鲍国安恰恰认为不能演的太重,因为这是一场心灵的博弈,曹操是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谈吐和随意的姿态对刘备施压,这种巧戏不能拙演了。比如铲除董承的戏份,鲍国安要求自己把心头的恨一丝丝地发泄出来,既要淋漓尽致又要恰如其分。比如许攸来投的戏份,曹操来不及穿鞋就出门迎接,他要演出诙谐有趣的一面。可以看到,鲍国安在演曹操时,不是用了三两种方法在演,而是反复揣摩曹操,把曹操生平经历的沟沟坎坎都研究清楚,哪一处该怎么演都了然于胸,他是用一种教授做科研的精神来诠释曹操的,这个角色能不成功吗?最终曹操成为94版《三国演义》最经典的一个角色,甚至没有之一,鲍国安也力压唐国强,拿到了飞天奖和金鹰奖的两大视帝。而剧中曹操的横槊赋诗、割须弃袍也称为该剧的名场面,他标志性的微笑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陈建斌和鲍国安一比较,差距就太明显了,他对自己盲目自信,功课做得不足,表演方法单一,台词也不过关,种种弊端都集中在这个角色上,让出演曹操成为陈建斌表演史上的一次滑铁卢。其实陈建斌不妨学学于和伟,于和伟在《军事联盟》里也扮演了曹操,但是他却另辟蹊径,剧中他只是配角,不需要把角色塑造的那么全面,于和伟就专攻一点,重点演出了曹操“枭雄”的一面,演的霸气十足,别开生面。有人如此评价三人的表演。鲍国安就是曹操;于和伟在努力的演曹操,而陈建斌不过是穿着曹操的戏份演自己。好在陈建斌在此之后学会了收敛,演技也稳步提高,现在更是演而优则导成为了一名成功的文艺片导演,他演的角色也不再是简单的威武霸气,更多的是一些细腻的小角色,对人物的把握也是更上一层楼了。鲍国安演曹操时已经接近50岁,而陈建斌演曹操只有40岁,显然火候不够。如果让现在的陈建斌再去演一遍曹操,我相信他一定能演的更好,从积极的角度看,10年前那次失败的尝试恰恰也帮助陈建斌在演艺事业上不断进步了。
我们仅提供视频和图片浏览服务,本站不负责存储,侵权请及时通知。网站地图